菏澤市東明縣有個小井村,該村新近落成了小井記憶紀念館,館里收藏著老式織布機和陪伴了中國人幾千年的碾、磨、碓、轆轤,從紅色收藏到民俗收藏,從敢為人先的分產到戶到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艱辛歷程,每一件藏品都散發著歷史的光澤。參觀其間,猶如穿越時空隧道,深切地感受到了小井人敢為人先的精神魅力。
展廳一角
敢為人先的改革村
小井村位于東明縣城南20公里處,轄3個自然村,3600多人,耕地面積7000余畝;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積淀甚深。
1978年春,小井人發揮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堅持窮則思變、實事求是,以中央《農業六十條》為依據,沖破“左”的思想束縛,率先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戰勝了歷史上罕見的自然災害,解決了群眾的溫飽問題,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贊揚。
住記憶和鄉愁的精神殿堂
留住記憶,留住過往,不管是形而下的器物,抑或形而上的習俗,它們都曾經在漫長的歲月里滋潤過我們的先輩,也正在陪伴著人們看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就算其中的一些記憶已經被歷史塵封,面對它們,人們的敬意仍然會油然而生;更何況,這些離人們而去的古老器物和傳統習俗中包含的文化基因依舊活躍在今天的生活中,繼續造福于小井人民。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小井,作為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行者,用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使農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為更好地保護民俗文化遺產,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和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展現他們的聰明才智,教育子孫后代飲水思源,小井鎮黨委、政府決定建設小井鄉村記憶館,通過收集和展示民俗文化遺產,再現小井民俗文化,傳承當地文明,并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小井鄉村記憶館于2018年上半年開始籌建,展館共分為序廳、領導關懷、小井記憶、展望未來四部分。在籌建過程中,小井村民踴躍捐獻展品,經過半年的努力,收集物品300余件。小井人要用一座紀念館,留住這段敢為人先的記憶,留住這段鄉愁。
村民張殿興捐贈的大缸
小井村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小井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映照著整個國家這四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站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起點上,小井將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再立潮頭,重新譜寫小井精神,重塑時代輝煌。
小井村將改革再出發,堅持創新引領、注重發展質量、突出品質提升、彰顯小井特色、強化民生導向。通過土地流轉,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突出特色定位;依托水利優勢修建條型水庫,盤活旅游資源;注重文化引領,打造“小井”品牌;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市場化運作,逐步形成功能齊全、管理規范的新型商貿區,蹄疾步穩地多舉措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李鋼垂展示分產到戶的見證物件
40年前,小井村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而今又全面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溫改革、繼續改革;從過往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中,喚醒最初的改革精神和記憶,汲取無盡的改革智慧和能量,匯集新的改革動力和共識。改革常新,小井村將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再立潮頭,致力于患民生、謀福祉,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全力打造美麗鄉村,逐步形成新型農村,打造成天藍水清、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如今
小井人正站在新的起點上
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繼往開來,砥礪前行,與時俱進
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的小井村